椭圆加密比特币 比特币加密算法详解

古泉百科 38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椭圆加密比特币,以及比特币加密算法详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比特币算法原理

1、比特币产生的原理是经过复杂的运算法产生的特解,挖矿就是寻找特解的过程。不过比特币的总数量只有2100万个,而且随着比特币不断被挖掘,越往后产生比特币的难度会增加,可能获得比特币的成本要比比特币本身的价格高。

2、比特币的运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生成公私钥对:比特币使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DSA)生成公私钥对,其中私钥用于签名交易,公钥用于验证签名。

3、从比特币的本质说起,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堆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有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

4、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5、而比特币挖矿的原理就是POW算法,也就是工作量证明算法。简而言之就是一份证明,用来确认你做过一定量的工作。应用到生活当中来说的话,就像你要拿到学位证的话,就需要通过论文,而要拿到驾照的话,就要通过驾照考试。

6、A挖出区块获得的奖励金额是coinbase奖励(25个全新的比特币)和区块中全部交易矿工费的总和。A节点已经构建了一个候选区块,那么就轮到A的矿机对这个新区块进行“挖掘”,求解工作量证明算法以使这个区块有效。

ECDSA(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

在数学上,任何满足以下方程的点所形成的曲线称为随机椭圆曲线: 并且 ,a和b可以为任意值。

比特币中使用的数字签名算法是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或ECDSA。 ECDSA是用于基于椭圆曲线私钥/公钥对的数字签名的算法,如椭圆曲线章节[elliptic_curve]所述。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是使用椭圆曲线密码(ECC)对数字签名算法(DSA)的模拟。ECDSA于1999年成为ANSI标准,并于2000年成为IEEE和NIST标准。它在1998年既已为ISO所接受,并且包含它的其他一些标准亦在ISO的考虑之中。

现在我们知道了公钥(Q)和私钥(N)的生成的原理,我们在看看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的过程,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是使用椭圆曲线密码(ECC)对数字签名算法(DSA)的模拟。

椭圆曲线加密的缺点是DSA对不良RNG敏感。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ECDSA(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是DSA的椭圆曲线实现(数字签名算法)。椭圆曲线加密能够提供与具有较小密钥的RSA相对相同级别的安全级别。

比特币源码研读一:椭圆曲线在比特币密码中的加密原理

比特币的加密是非对称加密,而且用的是破解难度较大的椭圆曲线加密,简称ECC。非对称加密的通用原理就是用一个难以解决的数学难题做到加密效果,比如RSA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是用求解一个极大整数的因数的难题做到加密效果的。

据研究,160位ECC加密安全性相当于1024位RSA加密,210位ECC加密安全性相当于2048位RSA加密(有待考证)。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是一个基于加法阶数难求问题的密码方案。 对于椭圆曲线来讲,椭圆曲线的基点就是例子里面的5,而私钥就是基点的加法阶数(例子里面的11),公钥是基点(5)进行对应阶数的加法(11次)得到的结果(55)。

“k” 代表 Koblitz,这是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发明人 Koblitz 的名字,在这里指的一类曲线,这一类曲线的参数是刻意挑选出来的。比如上面的 a 和 b,一个 0,一个 7,一看就知道是刻意挑选出来的。k 后面的 1 代表序号。

比特币使用ECDSA来生成账户的公私钥以及对交易和区块进行验证。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主要运用在比特币公钥和私钥的生成过程中,该算法是构成比特币系统的基石。SHA-256哈希算法主要是运用在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中。

椭圆加密比特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比特币加密算法详解、椭圆加密比特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椭圆加密比特币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