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入门 气功入门呼吸法教学

古泉百科 652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气功入门,以及气功入门呼吸法教学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气功初学者怎么入门?

初学者练习气功气功入门的基础气功入门

1、呼气注意心窝部。

初学者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初学者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

2、意息相随丹田趋。

初学者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

初学者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3、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

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4、通督勿忘复勿助。

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气功入门;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

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

5、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气功入门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

健身气功注意事项: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气功入门练法

气功入门练法如下:

一、简 介

吃气法是练气八法的第一法,系充足人体内气的便捷之法。吃气,即通过口腔发音及动作将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吃进体内,使体内的混元气更加充足。

二、姿势要求

吃气法站、坐练均可。其动作由三部分组成:(一)吃气;(二)憋气;(三)呼吸发音。

预备动作:双手叉腰,周身中正,全身放松。

(一)吃气吃气时配合反鹤首的动作,吸气发“喝啊儿食吾母”音,将气吃入食管,下送体内。动作详解如下:

头部做反鹤首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时,口由小到大张开,口腔、喉部放松张开,用吸气发“喝-啊-儿-”音(“喝”要和“啊”同时发,不能发完一个音再发另一个音),同时把气吃入;

接着在百会上领收下颏的同时,喉部缩小,口由大到小,发“食-”音,气流集中向喉部涌去;然后下颏回收,同时发“吾-”音,会厌打开口腔中的气向食道压去;

最后下颏继续回收,口闭合,发“母-”音,同时将气和唾液一起“咕噜”咽入食管(“母-”字音实际上是吞气下咽的动作,口一闭合就是“母”,并不是要发出“母”音),下颏向下向前,完成一个回环。

(二)憋气气咽下去后,提会阴、闭呼吸把气送到命门,命门缓缓向后突,连着向后坐三下,然后把气憋住,缩在命门那儿呆一会儿,憋不住时再呼气发音(不要憋得太过,以至不能发音)。

(三)呼吸发音

吃完一口气后不马上吃第二口气,憋住气,停一会儿,做4至5个呼吸发音(呼气发“渊yuan”,吸气发“奄yan”),然后再继续吃气。动作详解如下:?

当吃进的第一口气憋不住时,慢慢呼气,同时默念“渊yuan”音,扁口把气放出来,发音要细、润、柔、缓;吸气发“奄yan”音,要短促:“奄、奄、奄……”,而不是发一个连续长音“奄--”。呼吸发音时要用口鼻同时呼吸。

作4至5个呼吸发音后,气机平衡了,再吃第二口气。呼吸发音时要注意:提会阴,意念往后收。

气功的入门功法有哪些需要掌握

气功是透过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锻炼 方法 ,务求达到强身健体、健康身心、抗病延年、开发潜能等目的。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气功的入门功法。

气功的入门功法

气功者,自然也。以自身之静,契合天地之静。

人之所见,为阳也。

气功,静也,为阴之体现。

气功修行,如同水之流行。高处不流,只随低走。而静,就是接通自然磁场的法宝。

修行气功,修的只是一口气。这口气,也正是现代科学所探索的宇宙磁场。无论是电磁波、地球磁场、万有引力还是金字塔能,都是阴之体现。以自身之自然放松,接通宇宙之磁场,这就是气功的奥秘所在。

气功入门功法一:入门关

入门第一关

入静,是气功修炼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只有入静才能接通宇宙磁场,才能用阴之气来补阳之体)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断精进。入静也就是进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气功态。在这种状态中,练功者以一念代万念,浑浑沌沌,恍恍惚惚,没有区分,没有差别。道家称之为守一,佛家称之为入空。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段活描述了这种状态:“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这两个字,非常有学问,历来许多学者都在解释它。南怀瑾先生认为:“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们姑且不用繁琐的训诂学来解释这两个字,单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入静的状态就是恍兮惚兮,没有区分,没有差别,也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不需要任何 逻辑思维 。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心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泼泼,这也就是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种内景是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气作用于人之内气的结果。

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人的下丹田就像一个熔炉,只有入静才能点起熊熊火焰:又像一个蒸锅,只有入静才能引起沸腾。

对于初学者来说,达到入静的目标必须克服各种杂念。相传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吕洞宾曾说:“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他说的不是实有的刀剑,而是心剑、慧剑,意志和智慧的力量。在世俗的社会中。每个人难免不为各种烦恼、贪嗔、色欲所累,为七情六欲所苦,这就是种种的杂念。平常生活中不觉得,而一旦坐下宋闭上眼睛时,杂念就像奔腾的野马难以架驭。那么,修炼者就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不断地排除杂念,最终驯服这匹野马。驯服这匹野马的过程也就是功夫长进的过程和身体健康的过程。许多修炼者慨叹入静之难,实际上这就说明他的心镜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灰尘,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剑斩心魔。三剑则就是重谈了清净身心的重要。

入门第二关——道德关

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

“德”就是气功修行非常重要一点,所有气功修行有成就之士;都是善果非常大的善者,无论是前世修的,还是今世积累。

“德”在这里是一个包含性非常强的词,譬如法布施、无畏布施和财布施都是修德一种。

在这里,重讲修心德,次讲布施德。

佛家的十善修行,就是修心的重要方法。

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此十善业,旨在不起过激之念;天地阴阳在于平衡,而气功修行更是以平和之态(阴之态)接通自然磁场,用阴之气来补阳之躯;(阴来补阳,阳来感阴)

布施功德,就是我们补自身之阳气,正气的方法之一。

所谓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就是自身道德不足,阳气不能平和阴气。造成的着“魔”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为我们这个时代所讲的一部妙典。论中说:“出家重持戒,居家重布施”。菩萨的语言以作为我们后学的印证,布施中分为三种。

一、财施  以财物金钱送给贫穷之人,使其能养活色身治疗疾病。以培养我们舍掉贪心的念头。《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并且我们财施生生世世能得大富贵。

二、法施  以印造佛经法物送给大众并为人演说,使其能养活智慧之命。以培养我们大慈的精神,《法华经》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并且我们法施能得大智慧。

三、无畏施  以善巧方便开示心里不安烦恼之人,使其能心无怖畏而得自在,以培养我们大悲的精神。《普贤菩萨行愿品》说:“菩萨以方便力为我们在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并且我们学习菩萨无畏施能得现生健康和快乐。

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必要切记,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此句真言!!!!!!!!

气功入门功法二:根器分别

人之根器,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根器人,对气特别敏感,习练任何一门气功理法,不但得气快、上功快,出功能也快。即使无师也能自能;“照本宣科”也能契入上乘佳境。这样的天生灵根者较为稀少。

中、下根器特别是下根器人,对气迟钝,练功得气慢,上功慢,即使在“大师”的带功 报告 场中也感觉不深,无动于衷

经天目神通证法,凡是对气敏感、很快出自发功的人,经络都很宽粗,在5—10毫米之间;中等敏感型人其经络宽粗度在2——5毫米之间;迟钝型人的经络不足2毫米。我的经络粗度不足1毫米,像一根光亮的银丝;而敏感型人其经络似一条条闪光的亮带。

经络宽粗的人,其穴位大如蚕豆,对外界信息——特别是对“邪气”极为敏感,故而容易罹病。但是这类人一旦练起功来,入门快、上功快、祛病快,出功能也快。可以说,凡是容易犯病的人,大都属根器上乘的人。

在此为中下根器者推荐马步功

注:具体参考(入门首选-琐议中下根器人练功(曾庆余))

气功入门功法二、动功(以皮肉之苦锻炼放松,阴之态)

动功,旨在打熬筋骨皮;以皮肉之苦,凝神聚魂:以皮肉之健,补养神魂:

神魂是沟通阴之气的桥梁,强健的肉体是盛纳和吸收自然之气的关键。

在这里我推荐马步桩。借用一下 百科 词条中的马步功法。

马步初始以放松坚持为主,马步桩可加入意守丹田,但要注重放松,外界感受放在第一,丹田放在第二。所谓似守非守。

马步桩,贵在坚持,不论是否意守丹田,它所锻炼的是放松,修行时只需拿出锻炼好的松静之态,修为不求自得。

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这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已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我所知的马步功夫,有站稳,站实,站空这三个阶段,单脚马步也就是站空的阶段。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马步的标准动作站好,身形不移动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个脚上,另一脚可以自由提起。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能站好双脚就不错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会了。

补充:两脚同肩宽或三脚半都可以。北少林的四平大马要求四脚距离,南拳有些门派要求窄马(脚同肩宽)。宽马和窄马锻炼的部位有所区别,另外窄马的动作相对难些,特别是低窄马步。很容易产生厥臀,腆胸的毛病,动作不易标准。如果动作错了,当然无法增长功力,甚至可能出现伤害。初练时宜站大步,三脚或三脚半比较合适。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气功的基本分类

关于气功入门和气功入门呼吸法教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气功入门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