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在位多少年

古泉百科 56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武宗李炎,以及唐武宗李炎在位多少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武宗李炎 大唐王朝第十六任皇帝(信奉道教大肆灭佛)

在唐朝唐武宗李炎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憎恨佛教的皇帝,那就是唐武宗李炎(814年―846年),在位7年(840年—846年在位),是唐穆宗 李恒的第五个儿子,唐武宗李炎在位7年的时间当中,还做出唐武宗李炎了一些成就,比如加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使得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算得上是个一代明君吧,唐武宗灭佛事件也让其背上不好的名声。

大唐第十六任皇帝,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出生于814年,是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是文宗李昂的弟弟,是大唐王朝的第16任皇帝。在为7年,与公元846年病 逝,享年32岁。那么唐武宗李炎他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呢?唐武宗灭佛事件又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呢?他是如何开场唐朝的“会昌中兴之治 ”的呢?下面唐武宗李炎我们在来一起看看他的生平简介。

唐武宗李炎的早年经历

李炎是文宗李昂的弟弟,初名李瀍(chan)。文宗继位之后,一度想立长兄敬宗皇帝之子晋王普为嗣,可是晋王普于公元828年(太 和二年)六月5岁时夭折,文宗追赐他为皇太子。一直到了太和六年十月,他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李永为太子,第二年八月举行了册礼。 文宗的杨妃不满意太子永,一直谋求废掉他,因为朝廷上阻力重重没有成功,但太子永在公元838年(开成三年)十月暴死,使此事划上 了句号。

李炎幸登帝位

公元839年(开成四年)十月,文宗没有同意杨妃立弟弟安王溶的提议,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陈王成美为太子,还没有来得及行册 礼,文宗就患病了,太子之争也由此开始。公元840年(开成五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 是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宰相李珏据理力争,也奈何不 了手握神策军的仇士良、鱼弘志,他们假传圣旨,将文宗的五弟颍王李炎立为皇太弟,从十六宅迎入宫中。太子成美仍然以陈王的爵位 退居藩王府邸。文宗驾崩之后,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唐武宗即位后,将已过世的生母韦氏追册为皇太后。次年改年号为“会昌 ”。改名为炎。

唐武宗灭佛事件

唐武宗继位之后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极力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会昌五年(845) 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 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李炎是唐朝第几位皇帝

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40年2月10日—846年4月22日在位),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异母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

李炎早年被封为颍王。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李炎即位为帝。李炎在位期间,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有志于革除积弊。同时致力于削弱宦官、藩镇和僧侣地主的势力。会昌三年(843年),命诸道平定昭义刘稹叛乱。会昌五年(845年),鉴于寺院泛滥,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寺众土地。对外则击败回鹘,保卫北疆安定。使唐朝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李炎长期服食长生丹药,在会昌六年(846年)驾崩于大明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唐武宗李炎的生平简介

李炎,唐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唐朝第十七位皇帝。李炎即位之后,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一些弊政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下面是唐武宗李炎我为大家整理的唐武宗李炎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唐武宗李炎简介

李炎生于814年,是唐代第16个皇帝。

840年,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因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陈王成美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改立太子。他们假传圣旨,将唐文宗的五弟李炎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李炎继位,也就是唐武宗。

唐武宗和文宗不同,唐文宗喜欢歌舞,而武宗喜欢骑马游乐,他还迷信道教,结实了一匹道士朋友。但是他游乐的同时没有荒废政事,勤勤恳恳,还敢于向宰相承认错误,尤其是重用了李德裕,使得他们能够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渡过难关。

武宗继位后,加强了皇权,大开杀戒,以解除任何对他权势所造成的威胁。他还消灭了长期存在宫中的宦官实力,大大的加强了自己的权力。

武宗在位时,对唐后期的一些弊政做了改革,他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寺院土地去耕作,这使得政府的税源得到了扩充,巩固了中央集权。总的来说,唐朝后期这段时间较为平稳,被史学家称之为“会昌中兴”。

唐武宗李炎是怎么死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唐朝的多个皇帝真是为了长生不要命的吃丹药,前仆后继。宪宗是被丹药毒死,穆宗也是被丹药害的,而唐武宗李炎又是死在丹药上。

唐武宗发起的“会昌灭佛”,让他付出了生命代价。他轻信了道士赵归真,以为他能给自己炼制长生的丹药,为了与神仙会面,还修建了一座“望仙台”和“望仙楼”。

由于乱服丹药,他开始出现了和他爷爷一样的症状,精神恍惚喜怒无常,又因为荒淫无度,惹了一身的病,自此他瘦骨伶仃,身体早就不行了。在他33岁那年,死在了大明宫。

丹药害了唐朝多少个皇帝?因为李炎丹药服的太多,毒性太强,在他临死前连话都不能说,他本是要寻求长生的,可是长生不老药却将他提前送入了死亡。可悲啊!

唐朝中期开始,国力开始衰弱,李唐家族的皇帝也一个不如一个,也许是生活的太优越吧。但是唐武宗还是有正面评价的,他能网罗贤能之士,进行改革,打击宦官,虽然他不是一个最能干的人,但他虚心纳谏就是他可贵的地方。可是他糊涂就糊涂在太相信丹药了,最后在壮年之际一命呜呼。

唐武宗李炎灭佛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

然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力大不如从前,社会动荡,各种矛盾弊端都显现出来。到武宗继位后,唐朝整个经济 政治 文化 等都非常的脆弱,稍加触碰可能就会崩溃,统治者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信心了,而且佛教是外来文化,这样的现状让武宗不得不防备外来的东西,唐朝早已缺少以前那种气度了。

武宗灭佛,完全是在修整各种文化,也从这个层面反映出唐朝的盛世已经不在,再加上潘镇割据,边疆也不稳,灭佛就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可见当时的唐朝已经完全不是那种开放的时代了。

宰相李德裕是灭佛的主要参与者,因为他发现,很多人为了逃税而入空门,如果几十万人出家,那么政府就要损失几十万人的 税收 。所以说,鼎盛时期佛教唐武宗李炎你可以发展,但是你一旦影响到统治者的根基,那么就不可能佛教再存在下去了。当时又因为大肆扩建庙宇,劳民伤财,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秩序。所以武宗必须处之而后快。

唐武宗的这次大规模灭佛,带来了极大的效益,全国一共拆除庙宇4600座,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有26万人还俗,这些都能成为国家的税户,另外武宗还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佛教经济,但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这样就直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不堪重负的经济终于可以缓一缓。而 天下 各地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都可以用来铸钱,而铁可以做农器。

猜你喜欢:

1. 唐朝皇帝李重茂简介

2. 唐朝皇帝李隆基简介

3.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4.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野史趣闻

5. 唐朝皇帝李漼简介

关于唐武宗李炎和唐武宗李炎在位多少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唐武宗李炎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