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三大思想家 下列哪一位不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古泉百科 525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下列哪一位不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这三人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清初三大思想家,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各自的思想学说清初三大思想家

1、黄宗羲

黄宗羲的思想有着明显的反专制倾向,向前追溯,与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异曲同工,向后展望,与近代的“民主、宪政、以人为本”不谋而合。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黄宗羲的思想有着很强的进步性和前瞻性,他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抨击,对后来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2、顾炎武

顾炎武认为,“亡国”和“亡天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改朝换代,只是皇帝变了,国号变了,这叫“亡国”。而当仁义充塞,道德沦丧,统治者压迫百姓,人民之间相互戕害,这就成了“亡天下”。

保国不亡,只是帝王和“肉食者”的责任。古代普通百姓吃不起肉,这里的“肉食者”代指王公大臣。但天下的兴亡,却是所有“匹夫”的责任。“匹夫”本意是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清朝末期,梁启超将顾炎武的这个理论凝练称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王夫之

王夫之也有个著名理论,短短一句话,后来却成为清朝的百年梦魇。王夫之提出,王朝更迭“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也就是说,改朝换代可以是禅让,可以是继承,甚至可以是革命造反,唯独不可以是外族入侵。拥有王朝合法性的前提是,你必须是汉人,否则就是入侵,是乱华。

不难看出,王夫之有着根深蒂固的汉民族中心主义思想,这固然有着时代局限性,不适用于民族共荣的当下,但在当时,王夫之的这一理论却引起了巨大反响,说出了广大汉人的心声,给了满清统治者当头一棒。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谁?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1、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

2、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3、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黄宗羲哲学思想

哲学上反对宋学中“理在气先”的理论,认为“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气”的运动规律,认为“气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公共之物也”。

具有唯物论的特色。“盈天地皆心也”的观点又有唯心论的倾向。这与黄宗羲服役阳明学,深受其影响有关。黄认为王学中“致良知”的“致”,就是“行”,两者别无二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宗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顾炎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王夫之

"清初三大家"分别指的是哪些思想家?

顾炎武:顾炎武,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

黄宗羲: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

王夫之: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关于清初三大思想家和下列哪一位不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清初三大思想家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