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守邠州 范文正公守邠州的守是什么意思

古泉百科 519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范文正公守邠州,以及范文正公守邠州的守是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范仲淹罢宴 要原文和译文

一、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賵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二、译文

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时,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

他急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邻近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范仲淹很惆怅,立即撤掉了宴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这件丧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

二、作品简介

从序言中“今且老矣,仕不出乎州县,身不脱乎饥寒,不得与闻朝廷之论、史官所书”之句能够读出王辟之“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然年老但关心政治的情怀;从“有可取者,辄记之”等句看出王辟之在记录、整理佚闻趣事时,是有政治倾向性和审美倾向性的。

并不是不加选择,随手编成。所以,从序言中可以看出,《渑水燕谈录》虽然表面上是一部谈谑类的悠闲之作,但实际上蕴含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判断,是一部创作动机严肃、目的纯正、品位高雅的史料笔记。

范文正公守邠州的译文

范仲淹在邠州(大概在陕西凤翔府)任职的时候,一天有空闲率领下属登临楼阁,置办酒席。大家还没有开始酒宴的时候,看见几个人身穿丧服,带着葬礼的物品。范公急忙命令下属去询问情况,告知是一个客居在外的读书人的人死在邠州(陕西彬县),将要去城郊埋葬,而死者的棺材寿服等下葬的东西都没有置备,范公得知后很忧伤,立即撤下酒席,给了出殡的人很多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

范文正公守邠州的注释

1.邠(bīn)州:古州名范文正公守邠州,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彬县、旬邑、淳化、永寿四县地。1913年降本州为邠县。 。

2.僚属:下属范文正公守邠州的官吏。

3.觞(shāng):酒杯。

4.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5.营理:筹办。

6.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7.赗敛(fèng liǎ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8.椁(guǒ):棺材外面的套棺。

9.彻:同“撤”范文正公守邠州,撤去。

10.赒(zhōu):救济。

11.亟(jí ):通“急”范文正公守邠州,急迫地。

12.怃(wǔ)然:形容忧伤的样子。

13.具:具备,完备。

14.毕:结束,完毕。

15.暇日:空闲的日子。

16.具:备齐,准备完毕。

17.守:管理。

18.卒:死。

19.殡:埋葬。

20.泣:眼泪。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范文正公守邠州和范文正公守邠州的守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范文正公守邠州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