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智取威虎山影评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智取威虎山影评600字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智取威虎山影评
《智取威虎山》是徐克导演执导的一部红色电影,它改编自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讲述了解放军一支小队与在东北山林中盘踞多年的土匪展开智谋较量的故事。智取威虎山3D这是该剧的第五次改编。该剧的情节充分展示了解放军士兵在危险中不畏惧、机智勇敢的特点,生动地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士兵为人民付出的热血。
杨子荣改扮土匪,化名“胡彪”,进入威虎山。他多次战胜凶猛狡猾的座山雕的盘问和考验,赢得了座山雕等人的信任,被封为“威虎山老九”。杨子荣既有中国古代侠客的忠诚和勇气,也有人民子弟兵的热血忠诚。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这个角色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个节目带你接近真正的英雄。
《智取威虎山》以回忆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过去难忘的岁月和历史。它塑造了深入虎穴、聪明才智的孤独英雄杨子荣的形象。根据今天的说法,杨子荣是一个成功进入敌人的卧底。然而,今天的卧底大多是为了吸毒,而杨子荣则是为了压制土匪。
智取威虎山影评600字的
1946年冬,我军某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追剿队,准备消灭座山雕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获得了土匪的秘密联络图,又审讯了栾平,杨子荣自请改扮成土匪胡标,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进山后他把“联络图”献给了座山雕,取得了初步信任. 少剑波率领追剿队进驻夹皮沟,宣传党的政策,解除群众疑虑,军民协力,誓要消灭座山雕匪帮.杨子荣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将搜集到的情报送下山.申德华及时取回杨子荣的情报,少剑波下令急速出兵,追剿队由李勇奇带路,飞奔威虎山.栾平突然来到,杨子荣以大智大勇战胜了栾平,将他处决.在“百鸡宴”上,杨子荣把土匪灌醉,追剿队和民兵及时赶到,与杨子荣里应外合,彻底消灭了这股顽匪.
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而《智取威虎山》堪称现代京剧中最为经典的一部.该剧剧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唱腔高亢激越,各个行当齐全,戏中唱段安排巧妙合理,每句台词都精雕细琢,几乎每段唱腔都能获得观众的满堂彩.有评论认为,《智取威虎山》在戏曲艺术造诣上拥有极高成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巅峰,将载入京剧发展的史册,对后世的京剧创作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故事改编而成,是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侦察排长杨子荣豪爽刚毅,参谋长少剑波足智多谋,两大英雄人物一刚一柔.性格鲜明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情节、雄浑开阔的画面,使该剧洋溢着一种威武豪壮的阳刚之美.该剧已经先后演出数千场,堪称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剧中光彩照人的孤胆英雄杨子荣被几代人传颂,独具韵味的曲调唱词至今还被人时常唱起.
虽然我们还是在上世纪六十年看过京剧《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对剧情还是那样熟悉,对其中的经典唱段还是那样亲切.特别是《智取威虎山》的音乐优美,少剑波演唱的《朔风吹》唱段中的优美旋律,可以说是西洋音乐和我国民族音乐完美结合在京剧的经典之作.也许我们从那个激情年代走过来,但岁月的流逝,从来没有改变对现代京剧的挚爱和欣赏.而对《智取威虎山》中主要唱段,如《只盼着深山出太阳》、《敢叫山河换新装》、《朔风吹——誓把反动派一扫光》、《共产党员》、《迎来春色换人间》、《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自已的队伍来到面前》、《胸有朝阳》、《今日痛饮庆功酒》等精彩唱段,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对于我们五十多岁的观众来说,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至今难以忘怀.
现代京剧放光辉,样板好戏抒情怀.我们今天重新观看京剧《智取威虎山》,不仅欣赏的是革命样板戏,而且是从这些唱段中可以看到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国内外敌人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党和人民永远心连心,我们的军队永远和人民心连心,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战胜,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从而激励我们永远忠于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智取威虎山影评1000字
从立项拍摄到如今上映,《智取威虎山》和导演徐克自带两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是这个戏?为什么是这个人?就算是热爱挑战的徐老爷,怕也难估此次翻拍的影响。
要上威虎山,要闯过种种关卡:历史观的、意识形态的、敏感题材的、严格审查的……这就是翻拍样板戏的代价,玩好了是噱头是卖点,玩砸了就是累赘,甚或是自毁的炸弹。
徐克以一种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想象的方式,让这个最大的悬念落在了实处。《智取威虎山》并未涉及严肃领域的讨论,而是走了好莱坞商业动作大片的路数。没有搞什么对原作的反动,只是让杨子荣和203部队脱离革命大义,如黑泽明的七武士一般,当一群护村民战土匪的快意侠客。
尽管有一个意识形态浓厚的故事打底,但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并无丝毫的僵死气息。杨子荣经久不衰的个人魅力来自他的邪气,张涵予无论在表演或者造型上,都在最大限度地释放他的邪魅。在《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并不担负革命说教的功用。事实上,他打入土匪窝里的卧底身份,更符合好莱坞大片常见的设定:一个有瑕疵的英雄。
当经历了红色革命年代的老观众,看到杨子荣和八大金刚之一并排蹲在雪地里拉野屎,原本高大全不沾染人味的英雄形象,就扑簌簌都落了灰尘,生龙活虎地打虎放炮灭土匪去了。
与之相应的,杨子荣与203的革命友谊,更像是江湖侠士的惺惺相惜,而原本脸谱化的坏蛋们也纷纷活泛起来。阴郁的座山雕会有点SM的恶趣味,并且能用哑涩的嗓字来一下二人转。八大金刚在满足功能化的战斗之外,也会有老八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喜剧人物。至于卧底与反卧底的爆笑戏码,则为本片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效果。
一个说教意味浓重的剿匪故事,被落实为一个邪魅英雄的江湖传奇,这就是一个徐克式的翻拍。一个被写死了的故事,有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就算是样板戏也能娱乐性十足,让大家看燃了,看high了。而这,就是爆米花电影的魅力。
我挺徐克和他的《智取威虎山》,他们没有考脑子的叙事,不玩隐喻不搞升华,不会板着面孔故作姿态挑衅观众,让你因为看不懂而感到自卑或者气愤。
它就是简单欢乐,刺激好看,不够吗?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
《智取威虎山》这部主旋律红色经典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主角的匪气,黑话,摒弃了样板戏的脸谱化和高大全的人物属性设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智取威虎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篇一
英雄主义最迷人之处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心底的尊严,能让人在混沌的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能点燃每一个顽强不屈的生命。
这部主旋律红色经典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主角的匪气,黑话,摒弃了样板戏的脸谱化和高大全的人物属性设定。但我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些。威虎山的土匪也很可爱,这是很多观众的感觉。潇洒无畏,自由奔放,这些都不会因为土匪是个反派就黯然失色。其实抛开意识形态,土匪和解放军是同一类人——动荡高压年代敢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虽然土匪并不如马克思主义者崇高,但他们依然值得敬佩。
在老八被缴械前有两个特写镜头,一个是他望着座山雕逃走,一次是看着杨子荣追上去。我觉得在这一刻老八应该是彻底被老九征服了。座山雕坐拥巨大的军火库和优越的地理优势,但在他迥异的外形下,是一颗自卑的心。发现老九是卧底之后,他惧怕了,他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因为他深知内奸的可怕。逃走的座山雕一定让老八失望了,如果他最后没有放弃兄弟,如果他敢于保卫自己作为领袖的尊严,即使战死也依然悲壮。丧失了尊严的人,只能是失败者。
杨子荣从头至尾没有穿着解放军军装的形象,和坚毅勇敢的203在外形上风格迥异。杨子荣对土匪的规矩门清,但他在心底里对信仰和主义的坚定执着却丝毫不逊于.很遗憾,村民这一次成了反面。对土匪畏惧到骨子里的村民反对剿匪。无数村民的表情浓缩成一个典型的面孔,冷漠,麻木,萎缩,没有生命力,是那个时代甚至是当今时代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这是影片中几次村长特写镜头的意义。支撑着生命的不是可以活动的肢体,而是不屈的尊严。
好在在这群人中还有小栓子,还有村长身边那个挺身而出的小女孩,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我们的今天。人们需要解放的不是被固定在换土地上的躯体,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由的心和永恒的人性。这部电影之所以好看,正是在于它和其他的主旋律不一样,它尊重了人性,把土匪当人,把英雄当人,也把观众当人。
海明威说: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罗曼罗兰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个人来到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成为你自己。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篇二
一年一次的党员活动开始了,每次的党员活动都是我们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所期盼的。因为每一次的党员活动,我们都会通过参观抗战博物馆了解过去的历史,铭记中国的近代史。
这次我们参观了黄骅烈士陵园,了解黄骅等先辈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做出了英勇的牺牲。就像一进博物馆大门,门上方一块长匾写着八个大字“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时刻告诉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勿忘国耻,缅怀先烈。
下午会后全力参加活动的人员都观看了《智取威虎山》红色电影。此部电影大概讲解1946年冬季,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牡丹江一带。侦察排长杨子荣得知座山雕逃回威虎山,向少剑波汇报。杨子荣等四人沿途侦察,访问了躲藏在深山的常猎户父女。常户的女儿常宝闻知杨子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山剿匪,为民除害,她怀着深仇大恨,控诉了座山雕的滔天罪行。杨子荣在常猎户父女的帮助下得悉威虎山的山路和土匪的一撮毛的行踪。杨子荣从一撮毛身上获得了载有土匪秘密联络地点的“联络图”,胜利归来,并侦积压此为座山雕垂涎已久。杨子荣又审讯了栾平,核实了“联络图”的情况。由于威虎山工事复杂,不宜强进攻,大家都认为只能智取。杨子荣自请改扮土匪胡标,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最后杨子荣发挥了革命军人的大智大勇,战胜座山雕,全歼匪众,无一漏网。
通过观看电影,参观黄骅烈士陵园,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为解放新中国,放下儿女私情,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我们更不应忘记曾经我们国家被外敌侵略的年代。我们应该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去,积极进取、工作态度、塌实肯干、责任心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篇三
智取威虎山影评。 800-1000字。 谢谢。
1.很长时间以来,批评界和媒体太过弱势,由于眼球经济的原因,对大牌只能要么依附要么谄媚。那些大腕们接受你采访算是给你资源,自觉把你算作乙方的地位。要临幸时临幸,要赐死时赐死。临幸的时候还要你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姿势;要赐死时,扔几尺白绫,你还得撅着谢主隆恩。实在不想再看他们装大师,写几句真话,人家作为国际级大腕,平时颐指气使,现在马上屈尊碾压你,不指名道姓但指着只有你文章里才有的细节一一反攻。然后豆瓣上出现一篇篇赞美人家电影的帖子,回帖的很多却都是刚刚注册、只看过这一部电影的诡异ID。看给人家逼的,国际大导都得用这本土化地道战了。总体而言,人家永远不会错。错的都是我们。这很像那个卖牛腩的。
2.比如说姜文老师那部《一步之遥》,口碑确实不怎么样,豆瓣评分稍高于《我的早更女友》低于《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但导演仍然绝不反思,这样很好!这是真心的,艺术家么,真的得有点硬气范儿。可他这一次却又到处主动找人解释。这样就不好了。很像暖男。和一贯的高冷范儿一中和就变得很温吞。这是个贺岁档期,几部电影都白热化竞争,也包括一直打着贺岁名头的《一步之遥》,你绝对没说这是一部飞着拍的自嗨电影。你既然把他送入这个档期,又以如此粗暴的规模进行排片,就显然把它当做生意来看,而非孤冷的艺术品。那么你就应该尊重市场的基本反馈。而不能像雕爷那样,别人说你的牛腩不好吃,你非赖我们味蕾没打开。别以为谁“看不懂”《一步之遥》,这故事哪有什么深层结构,那些致敬的电影也不是什么冷僻的片子,大家不是看不懂,是根本中途离场!和对《一步之遥》的预期断崖相反,人们原本对于《智取威虎山》一度忽视,但突然间,点映口碑爆棚。但这部电影真的有那么好吗?我真的想以毫不要脸的表情和奋不顾身的姿势歌颂一部国产电影,但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自欺欺人的在矬子里拔将军。就像你每天都能看到英超德甲的,就别非自己骗自己说中超踢得也很有自己的风格了。
3.客观地讲,和之前那几部上映的国产“雷片”相比,《智取威虎山》中雷人的桥段是最少的。其中俯拍的雪景与松林,阴森的城堡、邪恶的鹰和凶猛的虎都给人惊喜,更何况还有那些被张涵予的磁性嗓音喊出的黑话。是的,《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话和大场景,真的很起范儿!有些地方值得轻声赞叹。但是除此之外,真的也就没什么了。媒体看到这一点点惊喜,就给予无尚的口碑,我们到底有多可怜?
4.作为徐克执导的贺岁档期影片。这部改编自样板戏的故事必须增加一个与当下年轻观众拉近距离的帽子。至少徐克和投资者是这么想的。所以目前这个首尾呼应的,由韩庚出演的这条现实线就顺理成章成了整部电影中最差的部分。韩庚的表演风格就不分析了,他的存在毕竟还可以反衬合作的其他男演员么。也算舍己为人吧。他出演一个特别装逼的美国大学的华裔学生,即将去硅谷工作的那种。毕业party上,看到《林海雪原》的MV,于是突然请假回到东北老家寻亲。应届毕业生,华人在美国,刚找到工作就请假跨国回家。这就是传说中想走就走的旅行吧?这段开头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对21.5岁的主要电影受众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诚意,第二就是为了植入广告,比如某酷视频那么大的logo,就算徐克再是老怪,也不能让它出现在杨子荣的手机屏幕上吧?相比开头,更离奇的是与之呼应的结尾,暂且不表。那个结尾混杂超现实主义和中国式恐怖片的那种让人闪黑线的幽默感。说早了,一般人接受不了。
5.总体而言,《智取威虎山》确实不算雷片,所以并没有那么多值得条分缕析进行分析的槽点。尽量不剧透太多地随便聊聊。其实,它就是一部还算工整的爆米花电影。主要受众应该是年轻男性。打斗、枪战、黑帮什么的,充满雄性荷尔蒙和爆炸的火光。但也正是因为这点,在中国这个以年轻女性掌握观影权的世界里,《智取威虎山》票房如何并不好说。
6.电影的正片是从一场真人CS式的枪战开始的,八路和扮成八路的土匪各自端着挂满冰凌的步枪射来射去,这些具有冷峻感的画面持续了几分钟之后,就被台词彻底毁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技术不成熟的原因,除了张涵予和极个别的一两个配角之外,所有演员都用的是配音。而且选用的是那种端庄到产生了德艺双馨感的播音员腔调。就算片头闪耀着八一厂的logo,也不至于非要这个样子啊。
7.林更新主演的八路军首长出现了。其实吧,只会歪嘴坏笑的更新老师更适合做平面模特,当他一旦进入三维世界,任何角色就都会被演绎出不正经的气息。这个鼻梁挺直,估计长期使用面膜的男星非要让人们相信自己是个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糙老爷们,这个事情近乎诈骗。当他操着一口普通话交代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强迫自己相信这一切。不然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每次他说台词我们就跑出去,说完再进来吧。这是个很悲哀的事,你不用明星谁又来看呢?可是,人们都只能记住明星本人的名字,没谁真的记得住角色。话说回来,如果你给政委的配音选择标准普通话,我也认了。问题是接下来给一帮东北土匪配音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找几个东北人呢?那种外地人倒口还自以为native speaker的自以为是的即视感永远挥之不去。
8.有了林更新这样的小鲜肉款式的八路军欧巴做铺垫,佟丽娅出现的时候仍然会让你震惊。唇红齿白描着眉,顾盼流芳地站在雪地里,像拍BB霜广告似的。有一种所谓的文工团内才有的“英姿飒爽”的感觉。不知道她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是从通过什么地下渠道海淘的化妆品。跟着她出现的是张涵予。张涵予真的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扮演的杨子荣像个铅坠一样瞬间定住了这个一直飘拂着的气场。
9.如果说林更新所饰演的领导代表着集体主义的风貌,一个政委的形象,负责展现纪律,那么张涵予出演的杨子荣就负责表现个人英雄主义,一个穿着土匪马甲的八路军,他表演叛逆。这个角色之所以吸引人,无非因为中国的正面角色长期保持着剔除欲望的表现方式,那些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正面人物在出厂时就自动内置了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不然就自毁的模式,而张涵予饰演的这个杨子荣像个人样。但是,杨子荣和小鲜肉之间的心理冲突却根本没有呈现出来,干脆说吧,表现得太差了。从杨子荣乘坐火车头连夜赶到这里报道的时候,林更新的脸上就闪烁着一层不忿儿的表情。在那之后,杨子荣很快让自己成为了小分队的核心,林更新站在旁边的眼神就像争风吃醋的小妃子,这也不怪他,这坨小鲜肉最多只经历过娱乐圈的勾心斗角,怎么能要求他演出几十年前的生与死、铁和血呢?杨子荣的到来根本没有对这个小队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无非是带着他们唱唱二人转,这哪算扰乱军心呢?这种铺垫要么干脆省略,要么交代充足。这样的敷衍也出现在杨子荣要求假扮土匪上山时与上级发生冲突的时候,那段过家家一样的桥段实在太不负责。作为导演,徐克应该承担责任。更何况编剧团队那么强大,除了黄建新,还有拍出过《盲井》的李杨,怎么能允许自己写成这样呢?
10.最诡异的一个角色出现了,栓子。这个小孩是一种近乎狼孩的形象出场的。毛发蓬乱,只会无意义地长啸和哀嚎。但这一队军人仍然把他养了下来。最初,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了体现这一队军人的人道主义以及唯佟丽娅扮演的小白茹的母性。但对于这个孩子的塑造确实太失败了。他饿得要死,但却像一个渣滓洞里的革命英雄一样,对所有好心送来的食物不屑一顾,砸碗摔盆,这种不吃嗟来之食的角色设定到底是要说明什么呢?更离奇的是,这种性格突然间就翻转了,栓子突然变成了一个热情开朗的孩子,有着坚毅的品格和勇敢的心,这一切都发生在剃去一头乱发之后,你以为这是沙和尚归顺唐僧么?但这仍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电影的结尾,这个孩子竟然部分担任着彩蛋功能……
11.《智取威虎山》的前戏过多了。这部由徐克执导、由黄建新监制的电影,很明显,前者负责特效动作打斗和戏剧冲突,后者负责历史背景、政/治安全以及他熟稔的气氛营造。其实,他们所取的部分只不过就是《智取威虎山》中双方对决死磕的故事。徐克很聪明,抛开历史背景和政/ 治气氛不谈,《智取》本身就是一个黑白对决的标准主流故事片。正派反派分明,故事斗智斗勇,最终正义战胜邪恶。但问题是,这部电影用了太长的篇幅描述一些没有意义的细枝末节。别的就不说了,佟丽娅多次满脸怀春状羞涩地瞟向林更新,后者一副柳下惠的样子故意视而不见,这到底有什么用?你要是能安排俩人的感情线,趁早明着写,要是根本安排不了,就别在这逗咳嗽。你又不是拍《匆匆那年》。
12.梁家辉能出演座山雕确实很难得。因为这个版本中的座山雕根本看不出脸,梁家辉作为一个明星的作用被彻底消解了。这一点很勇敢。但问题是,座山雕就是座山雕,你再当代化、漫画化、好莱坞化,你也不能把他打扮成格格巫啊,弄个弯钩鼻子是干吗呢?这种具有神秘性的反派大Boss,在设定上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忌讳,就是见光死。如果你决定最终让他露脸,你干脆就别用那么夸张的造型,从一开始就让他以稍微正常的面目出现,如果你觉得驾驭不了这种邪典角色,你干脆就一直神秘化,用背影、侧影和声音呈现。像现在这样,最初几组镜头都是背影和气氛,最终露出来一个近乎二度烧伤后遗症患者的脸,时不时还蹲人家房门口听听手下兄弟到底跟自己老婆有没有一腿,这样就很low,曾经刷上去的格儿唰唰往下掉,从一个法力无边的魔头坍塌成一个长相丑陋,身材臃肿、嫉妒心极强的中国直男癌患者。
13.群众演员不算,这部电影中一共只有两个女性角色。除了佟丽娅还有一个余男——被座山雕抢来的压寨夫人。相比于佟丽娅跟淘宝爆款模特似的造型,余男的表现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余男似乎是一个特别需要导演调教的演员,与不同的导演合作总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无论王全安早期的作品还是宁浩的《无人区》,余男的表现都优异得超乎想象,但你看看《全城目击》却发现她像个不敬业的女鬼一样出现的银幕上,这一次,她的出场扮相算是那一版女鬼的续集。这个女鬼范儿的夫人到处找各头领们约炮,那些约了的相继被处死。不知道徐克老师的这种安排是不是为了政治正确地表达这个角色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一种战略。这个角色的加入有几重功能,第一,可以表达大boss座山雕的暴虐;第二,这部男性戏阳气太足,缺乏最基本的感情线索进行舒缓,必须在一片黑白粗粝的背景下融入一点艳红;第三,可以与潜伏进来的杨子荣有互动和配合,先制造一点香艳,再流露一点悬疑,最后成为从堡垒内部消灭敌人的一根引线,表现敌人最终还是会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讲,徐克设定这个角色没有错。但问题是,你得让她担下一部分戏。现在余男主要的功能,要么就是被捆绑着吊起来,要么就是被捆绑着放在床上,再或者就是捆绑在架子上被座山雕抽打……徐克老师这是还特意从日本请了个束缚师做顾问?
14.《智取威虎山》一些俯拍军火库的镜头总令人想起《风声》中那座孤绝的城堡。其实,徐克真的还是应该学习一下《风声》中如何营造悬疑的感觉和氛围,《智取》太缺少内心戏支撑,这使得它在之后高潮部分的枪战戏中几乎变成了一款夸张的网络游戏。除了由于东北气候条件天然造成的高冷范儿之外,这部戏最重头的部分被徐克彻底打造成了一个多人在线战争格斗热血网游。浓重的色彩,夸张的武器,震撼的音效、漫画化的反派人物设定——有些男土匪画着眼线,有些从脖子到脸上都有精致的纹身!!时不时的,座山雕的那只鹰还上下翻飞充当个邪恶的配角。打到最后,座山雕的寨子整个成了魂斗罗游戏中终极大boss的基地,各种造型魔幻的重武器纷纷出场,他的王座前段还能出现可升降的机枪,自己的座位还可以翻入地下……这样一来,这部戏就会彻底抽离时代背景,成为变形版的与美国英雄联盟类似的黑白对决。所以杨子荣也不会被人看作具有说教意义的教科书英雄,而变成了蝙蝠侠之类的变体。这种偷换很聪明,但却又无法彻底脱离故事的基座,所以有时就会卡在这中间的缝隙中尴尬摇摆。
15.所以说,这部戏所有的看点就是打!打!打!以及杨子荣上山时与那只CG画出的老虎缠斗的几分钟。相比于前一段泛滥于中国院线的“小妞电影”,《智取威虎山》基本就是一部“小伙电影”。满足青春期男孩血液中奔腾的暴力基因。如果你奔着这个目的去就不会太失望,但如果还有哪怕一点点稍高的要求,这部电影就再无法满足你。
16.好了,说说那个令人石化的结尾,那个栓子的故事。韩庚回到了家,奶奶准备了一桌团圆饭。屋子里只有一老一小。韩庚问,奶奶,这是哪个客人要来?奶奶说,没有啊,就是每年过年都是自家人聚聚。然后,屋子中,一个个穿着当年军装的牺牲的战士们陆续鱼贯而入,团团围坐,最后,那个栓子落座。这个七八岁的孩子以一种领导干部的身体语言招呼大家。这个时候,20多的韩庚对着七八岁的栓子,亲切地叫道“爷爷!”这一幕最初让人脊背发凉,之后迅速感到被愚弄,面对这样的奇葩结尾,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表情面对中国电影呢?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智取威虎山影评和智取威虎山影评600字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智取威虎山影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