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实验 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什么气体

古泉百科 839 0

今天给各位分享电解水实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什么气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电解水实验的结论

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有五个电解水实验,具体如下。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电解水实验,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4、电解负极产生的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5、水分子中电解水实验,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电解水实验,分子个数比2:1,体积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

电解水实验是一个测试水的组成的实验。电解水实验的现象是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是1:2。

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

电解水实验是一个测试水的组成的实验。电解水实验的现象: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1:2。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电解水实验现象: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1:2。

但在一般情况下,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值一般大于2:1,原因有下面两种:①氢气和氧气的溶解性的差别,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1L水30mL的氧气)但一小部分氧气溶于水,比值大于2:1。②电极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电解水实验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有八个字简单概括是: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水(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分子个数比2:1,体积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

电解水的实验步骤

实验名称电解水实验:电解水

实验类别:演示或学生实验

改进目电解水实验的:通直流电分角水的实验对研究水的组成至关重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化学48页所示简易装置水槽中需电解液量大电解水实验,同时收集气体的试管放入或取出电解液时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电解水实验,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电解水实验,特自制电解水实验器。

制作电解水实验器所需原材料:见附页图中所示。

电解水实验器的制作过程:

1.将上底半径为6厘米的圆台形的橡胶塞打上与注射器管和长颈漏斗管相匹配的三个孔。

2.将两只相同的注射器管和一个长颈漏斗管旋转插进橡胶塞的孔内,管的下沿不要超过塞子的下底面,以免装电解液时杯内留下气泡。

3.截取一小段带孔的伞骨子(镀铬不锈钢)将外附橡胶的细钢丝一端裸露部分穿入伞骨于孔内并夹紧,再将伞骨手插入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管内的胶塞中心(此塞剪有几个孔),最后将制好的电极插入注射器管内,导线的另一端从漏斗管内穿出来,在导线上作好正负极的记号,与注射器管记号一一对应。

此步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电极既不能露出管底,又不能插入管内太深。电极露出管底则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混合;插入管内太深则产生气体的速度慢。

②电解器内部的细钢丝除与电极接触部分能裸露外,其余部分不能裸露。

4.将与注射器管相匹配的注射针尖截断且夹扁密封,留下针帽。

5.将制好的塞子塞到与之匹配的茶杯口内,把针帽扭到注射器管的上端。

操作步骤及现象:

1.扭下针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漏斗内倒入5%至10%纯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当电解液升到注射器管内后,加液体的速度放慢,待三个管的注段达到顶点不再改变时,将针帽扭上(不要扭得太紧)。

3,通直流电源12伏至6伏,电解液浓度小则电压调大,电解液浓度大则电压调小。不到半分钟,负极(阴极)产生5毫升气体,正极(阳极)产生约2.5毫升气体。

4.切断电源,点燃木条,扭下与负极相连的针帽,迅速在管尖处点火,气体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氢气。

5.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再通电源,扭下与正极相边的针帽,迅速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管尖处,木条复燃——氧气。

改进后的效果:

自制电解水实验器所需的原材料易得,制作不难。实验操作安全方便,便于观察。电解的速度快,所得氢气和氧气体积很接近2∶1;检验生成气体的现象十分明显。实验所需电解液的量不多,同时可避免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实验器可长久使用,必须时更换电极也十分方便。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

电解水实验现象

根据电解时生成物电解水实验的情况,电解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电解水实验的含氧酸盐溶液电解水实验的电解电解水实验

2.分解电解质型:无氧酸(如HC1)、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l2)溶液的电解;

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MgBr2等)溶液的电解;

4.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gNO3等)溶液的电解.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装置特点)

阴极:一定不参与反应 不一定惰性电极 阳极:不一定参与反应 也不一定是惰性电极

发生电解反应的条件

①连接直流电源 ②阴阳电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 ③两极处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 ④两电极形成闭合回路

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物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如上图装置中,Cl-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Cl2,阳极反应式:2Cl--2e=Cl2↑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成为阴极.物质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如上图装置中,Cu2+在阴极是得到电子转化为Cu,阴极反应式:Cu2++2e=Cu

电解结果

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电解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阳极:活泼金属—电极极失电子(Au,Pt 除外);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失电子能力:活泼金属(Mg~Ag)S2-I-Br-Cl-OH-含氧酸根(NO3 -SO4 2-)F- 阴极: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得电子能力:Ag+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即活泼型金属顺序表的逆向) 规律:铝前(含铝)离子不放电,氢(酸)后离子先放电,氢(酸)前铝后的离子看条件

四类电解型的电解规律

①电解水型(强碱,含氧酸,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溶液呈碱性则pH增大,溶液呈酸性则pH减小,溶液呈中性则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水 ②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无氧酸pH变大,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电解质. ③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变大.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阴离子相同的酸 ④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变小.电解质 溶液复原—加阳离子相同的碱或氧化物

意义

使在通常情况下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所需的化工产品、进行电镀以及冶炼活泼的金属.在金属的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用处.

编辑本段电解原理的应用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制取氯气、氢气、烧碱. 饱和食盐水溶液中存在Na+和Cl-以及水电离产生的H+和OH-.其中氧化性H+>Na+,还原性Cl->OH-.所以H+和Cl-先放电(即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 阴极:2H+2e—=H2↑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 (氧化反应)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等号上为通电)2NaOH+H2↑+Cl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Cl-+2H2O=(等号上为通电)2OH-+H2↑+Cl2↑.

电镀和电解精炼铜

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电解水实验他金属或者合金的过程 条件:①镀件做阴极②镀层金属做阳极③电镀液中含镀层金属离子 电镀时,把待镀的金属制品(即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 阳极:Mn-e-=Mn+ 阴极:Mn++e-=Mn 这样,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镀层金属就均匀地覆盖到镀件的表面. 同样的道理,用纯铜作阴极,用粗铜作阳极,用CuSO4溶液作电解液.通入直流电,作为阳极的粗铜逐渐溶解,在阴极上析出纯铜,从而达到提纯铜的目的.

电解法冶炼金属

钠、钙、镁、铝等活泼金属,很难用还原剂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得到单质,因此必须通过电解熔融的化合物的方法得到.如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得到金属钠: 阴极:2Na++2e-=2Na 阳极:2Cl――2e-=Cl2↑

编辑本段电解时,物质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

(1)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当阳极的电极材料为金属(Pt或Au除外)时,通电后作电极的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金属离子,溶解到电解质溶液中. 当阳极的电极材料是惰性物质(如Au、Pt或石墨)时,通电后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多种阴离子时,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活性电极〉S2- I- Br- Cl->OH->含氧酸根离子(如SO4 2-、NO3-等)>F-.Cl-和OH-在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式分别是: 2Cl- ―2e-=Cl2↑ 4OH- ―4e-=2H2O+O2↑ 因为水电离能够产生OH-,所以电解含氧酸盐溶液时,在阳极上是OH-放电生成氧气,而含氧酸根离子不发生变化.(当阳极为惰性金属常用的为C 铂 金 时 自身放电) (2)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当溶液中存在多种阳离子时,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越不活泼的金属,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越容易被还原.在水溶液中,铝之前的金属的阳离子不可能被还原.

编辑本段酸、碱、盐溶液电解规律

(1)无氧酸是其本身的电解 (2)含氧酸是水的电解 (3)可溶性碱是水的电解 (4)活泼性金属的含氧酸盐也是水的电解 (5)活泼金属的无氧盐阴极析出氢气并伴随溶液显碱性,阳极析出非金属单质 (6)不活泼金属的无氧盐是该盐的电解 (7)中等活动性金属的含氧酸盐阴极析出金属,阳极得到氧气同时酸性提高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电解水实验是一个测试水的组成的实验。以下是我整理的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电解水实验是一个测试水的组成的实验。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为1:2(熟记口诀:氢二氧一,阳氧阴氢)。

根据电解时生成物的情况,电解可分为电解水型、分解电解质型、放氢生碱型、放氧生酸型等几种类型。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分,可构成新的分子。

电解水实验结论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有八个字简单概括是: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水(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分子个数比2:1,体积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

电解水实验注意事项

⒈纯水不导电,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或稀硫酸增强导电性。

⒉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1:2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

3.一定要将电解槽中的空气排尽,关闭活塞。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电解水实验和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什么气体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电解水实验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