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校园踩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校园踩踏安全教育教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故
校园预防楼梯踩踏事故:
1、中小学校要尽快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2、要专门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采取措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3、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
4、要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做好防范,避免发生此类事故。
5、要特别加强对县镇中小学、乡中心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这些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要针对这些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的现实和安全隐患较多的现状,提出有效的事故防范要求。这些学校要尽可能将大班额、低年级学生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
6、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扩展资料:
除此之外,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做到以下工作才能彻底避免惨剧发生: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具体办法。
学校当然应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的活动不一定必须开设专门的课程才可以上,学校可以通过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
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可以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谈校园踩踏事件预防措施 悲剧祸起管理者
学校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从地点上,校园踩踏事故几乎都是发生在学校教学楼的楼梯上,且大多数发生在楼梯的拐角处。从时机、场合上看,踩踏事故多发生在学生下晚自习、参加升旗仪式、做操、集会、下课、放学、就餐等群体活动的往返途中。
从人群特点上,小学生和初中生就读的学校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其中小学的发生概率又高于初中。从危害后果上看,踩踏事故一经发生,几乎都会造成学生伤亡的结果,且往往是群体性伤亡,危害极大,影响恶劣,社会关注度高。
扩展资料
踩踏事故的原因:
1、逆行
在拥挤的通行人群中逆行是高度危险的行为。在狭窄的楼梯上,一部分学生上行,另一部分学生则下行,当通行人数众多,上、下行人群互相干扰、阻碍时,很容易导致学生恐慌和互相推挤,进而引发踩踏事故。
2、不慎摔倒
在拥挤的通行人群中摔倒,往往会成为踩踏事件的直接诱因。由于行走时注意力不集中,在下台阶时不慎踩空而摔倒;或者由于雨雪天楼梯湿滑,行走时不慎滑倒,而紧随其后的学生由于后面人群的裹挟前行无法止步,相继被绊倒,从而发生踩踏事故。
3、在行进中弯腰系鞋带、捡东西。在下楼梯过程中,鞋突然松了,或者东西掉地上了,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是停下来解决问题。殊不知,如果人群拥挤,后面的人由于反应不及,很可能踩踏过去或被绊倒,从而引发事故。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近年来,校园践踏事件时有发生,而学校又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当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如果学生的意识不强,就很容易发生校园踩踏事故,那么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1
一、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长的工作。
二、快速疏导现场人员
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三、紧急救护伤者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 老人
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大致有个了解了吧,至于如何防范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等更多的'校园安全知识,您可以登录我们的安全网去查看。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2
校园是个人群密集的地方,人多了,就会乱,就会发生踩踏事故。一般踩踏事故多是发生在事态紧急的状态下。或者是突发事件。校方在建校之时就应该先预案好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这是最基本的。有纪律有条理的训练学生。
1、方制定防踩踏事故预案
不管是小学,中学,高中,幼儿园,都需要制定一个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和踩踏事故,全面提高校园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校园拥挤踩踏0事故。
2、强内部管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努力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并有效执行安全值勤制度,以“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为原则,开展一日三巡检查工作,督促班主任认真执行放学制度,杜绝楼道拥挤现象,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示标志要明确
在过道及楼梯明显位置张贴“靠右行走”、“请勿拥挤”等提醒标志,保持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堆积,雨雪天时教育提醒幼儿通过过道及楼梯要慢行,并设置防滑设施和防滑标志。
4、期培训演练
就如同早上要做广播操一样。要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要教育、督促学生在楼梯间行进中做到“三要”:一要靠右行走,二要缓慢行走,三要互相礼让;“十不”:一不抢先,二不奔跑,三不拥挤,四不推撞,五不嬉笑打闹,六不聊天,七不弯腰捡拾物品,八不停下系鞋带,九不停留等人,十不逆向行走。
5、险区域检查整改
定期检查校园各个地方,防止发生踩踏事件。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持楼道、楼层的照明设施完好,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对无能力排除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教育局。
如何看待校园踩踏事件?
1.校园安全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校园踩踏,成为校园踩踏我们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校园踩踏事件是其中一种起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路途安全、饮食安全、特殊环境如学校周边有铁道等特殊情况的安全问题。校园踩踏事件一旦发生,会有人数多、范围广、救援慢的特点,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说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曾经在安全课上随机采访过孩子们,孩子们表示,在老师对踩踏事件进行讲解前,他们都没有“踩踏”这个概念,孩子们就是觉得好玩儿,他们觉得上下楼互相挤一挤没有什么大不了。他们完全想不到什么样的情况下就会引发踩踏事件。
3.老师说
由学生的采访可见,踩踏事件的发生,是学生安全意识的缺乏,也是学校安全建设的不到位。不过我相信今后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一定会越来越少,甚至杜绝,因为整个教育系统现在可以说把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每逢节假日放假前,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在开学初会有安全第一课,其中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寒假暑假前也会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除了班主任老师的安全教育,在学校的地方课课时安排里,也有专门的安全老师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每学年的安全知识问答比赛和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说在思想意识上努力的武装到了每一个学生。
4.进行实践
除了课堂上的教育,学校内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安全演练,为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会给每个班级规划撤离路线,也会演练撤离过程,尽最大可能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5.家校共育
除了学校的教育,孩子的安全也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关心,作为家长,我们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也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知识渗透,更要身体力行的实践,比如要遵守排队秩序、不拥挤、不起哄等,不仅要让孩子远离不安全因素,更要让孩子成为安全宣传与监督员。
践行趣味教育,打造超燃家长!教师和家长的成长顾问,公众号:琦琦举旗旗。
关于校园踩踏和校园踩踏安全教育教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校园踩踏
评论列表